我們使用cookies 以爲您提供一個更滿意及個人化的網站瀏覽體驗。有關用途可能包括數據分析及個人推廣。如您繼續瀏覽、進入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我們的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請按此參閲我們的個人資料(私隱)政策。
繼續

黃耀強與廖柏沖:經營文化禮品店的雙重樂趣

香港文化博物館Passage禮品店店長廖柏沖是金庸武俠小說的超級粉絲。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工作與愛好竟能如此巧妙地在某一天相遇。

時間要追溯至2014年夏天。當時的廖柏沖剛剛畢業,還未想清楚未來的職業發展,某次行街時見到書店貼出招聘廣告,想到自己從小喜歡讀書,便去應徵,經培訓後,先是在位於尖沙咀的香港歷史博物館Passage工作,去年八月轉來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因兩間博物館的特色與風格不同,開設於館內的文化禮品店也需因應館藏及展覽而採購、陳列並展銷,以豐富品牌形態,實現差異化經營。

樂趣之一:關於貨品

擁有多年經營書店經驗的黃耀強,現時是全港四間Passage店的負責人。這四間文化禮品店分別位於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和香港太空館,分佈於港島和九龍不同地區。四間店雖說統一以Passage命名,但氣質風格各異:歷史博物館和戲曲中心內的店鋪更注重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的呈現,文化博物館內的店鋪藝文氣息濃重,而太空館內的Passage則著重親子家庭的科普類產品。

在黃耀強看來,經營文化禮品店與經營書店的顯見不同在於貨品。書店內儘管搭配部分文創產品,但仍以圖書為主,產品形態較為單一,而文化禮品店的貨品相比之下更為多元,不單體量不同(小到紐扣,大到家居擺件),種類和用途也極不同,這就需要文創禮品店的店員不僅僅要懂得紙筆簿等傳統文創產品,也要研究店內多元貨品的材質及特色。如是,當顧客問及,才能從容應對。

「你永遠想不到顧客會問出怎樣意想不到的問題。」黃耀強笑道。常有到訪書店的消費者問起店內陳列的扇骨是用什麼木材製成,或仿古鏡的紋飾是什麼風格。若答不出,恐會影響顧客消費體驗,絕非留客之道。

不過,在黃耀強和廖柏沖看來,經營文創禮品店的樂趣,也正正體現在這些問答往來之中。店員為更好解答顧客的問題,需要研究貨品材質、設計理念及背後故事種種,是難得的積累與學習經歷。

樂趣之二:關於陳列

正因為文創禮品店的貨品多元,店內陳設與擺放尤其考驗店員心力。以香港文化博物館內的Passage為例,為配合博物館正在舉辦的三場展覽——「饒宗頤的故事」、嶺南派畫家盧清遠作品展「雲山無限」以及「時間的見證/又一山人x黃炳培/四十年創意展」,廖柏沖和他的同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固定空間裡配合三個專題展覽展示文創作品,並使得展區之間建構互動並彼此配合的關聯。

文化博物館內的Passage店有三個大小不等的陳列專檯,可用來設計展示專區,配合館內定期舉辦的專題展。例如,去年五月至九月間,大英博物館的精選藏品來此展出時,廖柏沖與他的同事及時與採購部同事聯絡,購入大英博物館系列文創產品如布袋、筆記本和鉛筆等,受到訪客歡迎,產品銷量極好。又如,本地知名設計師又一山人的回顧展正在舉辦,店內以又一山人經典作品紅白藍袋為靈感的文創產品亦受到藝文愛好者歡迎。除特展外,Passage店內亦為金庸和李小龍等主題常設展覽度身定制文創產品專區,黃耀強記得曾有日本遊客特意遠道而來選購李小龍系列文創。

「關鍵是要找到『靚』與『實用』之間的平衡。」在黃耀強和廖柏沖看來,文創禮品店的貨品陳列,不僅僅要追求美學意義上的好看與新穎,還要最大程度地展示貨品的材質與特色,以及系列產品之間的關聯,宛若視覺藝術策展人一樣,尋找物品之間、以及物品與空間互動的可能。

「我們邊做邊學,而且樂在其中。」兩人異口同聲說道。

文:李夢